
图为:海关关员对进口铁矿粉进行现场查验 张诚/摄
近日,在青岛海关所属黄岛海关监管下,“马兰荣耀”轮在山东港口青岛前湾港区完成卸货,所载17.6万吨澳大利亚铁矿随后运往工厂。区别于传统业务办理方式,货运代理企业中国外运华中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通过“关港通”散货智慧查验系统全程线上办理查验放行手续。
“以前,散货货物海关查验放行后,我们要将查询到的海关货物放行通知以邮件方式发送给港口,港口再安排提货,效率较低。”中国外运华中有限公司大宗商品事业部经理王阳军说,现在通过“关港通”散货智慧查验系统可以全部线上办理,无需在海关、港口间来回奔波,时间和物流成本大幅降低。
青岛口岸是全国重要的大宗商品进口、储运口岸,棉花、橡胶、铁矿、原油等大宗资源性商品进口量常年位居全国前列。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山东)青岛片区区位优越,制度创新优势突出,更是成为区域大宗资源性商品集散交易的中心。为保障大宗散货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2024年7月,青岛海关所属黄岛海关协同港口上线“关港通”散货智慧查验系统,通过链接整合海关、港口、企业的物流数据,将海关放行信息直接推送给港口,并在港口生产作业系统中直接进行展示,实现散货查验海关放行电子化,大幅提高信息传递效率,节省企业人力和运行成本,同时也避免单据造假等监管风险。
“随着散货智慧查验系统等新场景系统的开发应用,‘关港通’智慧查验平台已由‘1.0’版向‘2.0’版跃级。”青岛海关所属黄岛海关查检二处副处长王正直介绍,目前已建成普货、冷链、拼箱、散货、粮食、危化品6大智慧查验板块,实现“集装箱+散装”多货种覆盖,每年节约企业成本约3500万元。
此外,黄岛海关还辅以“进口大宗商品重量鉴定智慧管理系统”“船铁直转”等监管模式的创新优化,构建起公开透明、高效快捷的口岸通关模式,为青岛自贸片区口岸营商环境提升、青岛港增强港口竞争力增添新的动力。据统计,“关港通”散货智慧查验系统上线1年来,累计完成大宗矿产品进口4000余万吨,为企业节约通关时间7000余小时。
王正直表示,海关将继续深化区关港联合创新机制,以智慧海关建设、“智关强国”行动为抓手,通过口岸物流资源、码头生产资源和海关监管力量的信息化整合,打造海关和港口共同的服务窗口,进一步提升对企服务效能,营造一流口岸营商环境。(张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