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次检验”模式改革两年来 惠及3万批出口危险品(图)

2025-11-17
图为:海关关员现场验核拟装危险品的包装容器 杜峰摄   近日,经青岛海关所属烟台海关审核申报材料合格后,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300吨甲苯二异氰酸酯,通过“批次检验”监管模式放行,从万华工业园区启运,乘船出口智利。   这是一家全球化运营的国有控股公司,拥有世界一流技术的化工新材料与精细化学品,产品出口全球100多个国家个地区,是全球化工50强企业。   2023年9月起,青岛海关立足关区监管实际,按照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部署,探索开展危险品出口申报前监管“批次检验”新模式。经综合评估企业信用情况、质量保证能力等因素,该公司被选定为“批次检验”模式改革首家试点企业。   此前,出口危险品监管需实施“报检批”检验,100%实施现场检验作业,验放时效性受限。“批次检验”模式下,海关对确定为同一“批次”的危险品或危险货物包装实行一次现场检验、多次申报出口的监管模式,通过减少现场检验频次,有效缩短检验时长,验证放行批次可实现生产、申报、放行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帮助企业缩短整体订舱周期30%,节省仓储、订舱等成本。   “得益于海关的‘批次检验’模式改革,现在的订单只要船期合适,我们随时可以申请检验,通关便捷高效。”该公司市场部副总经理刘明松说,启动试点以来截至目前,公司已通过“批次检验”监管模式出口货值超10亿美元。   青岛海关口岸监管处副处长张勇表示,在海关总署统一部署下,我们按照“由点及面、稳步推进”原则开展试点工作,在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将出口危险品检验监管职责落实到位的基础上,成熟一家推广一家,逐步扩大试点企业范围,并将先进经验逐渐向全国推广。   位于山东菏泽的山东尚舜化工有限公司就是在青岛海关“批次检验”模式推广过程中受益的企业之一。   “我们公司位于菏泽单县,距离市中心较远,海关关员到现场查检仅路途往返就需要4个小时。以前出口货物被抽中查检需要提前预约,遇上出口高峰期可能要等待4至5天。”该公司国际贸易部部长陈春美介绍,改革后,企业可以更加灵活地安排生产和物流,减少等待查检的时间,仓储成本节省约上百万元。   这家公司主要出口产品为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和对氨基二苯胺产品等化学品,货物出口到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货值近14亿元,新模式下,预计每年可节约企业各项成本上百万元。   统计数据显示,从试点改革截至今年10月底,青岛海关辖区共有近3万批危险品采用“批次检验”模式监管放行,涉及危险品货值90亿元。   下一步,青岛海关将继续积极稳妥推进出口申报前监管“批次检验”模式改革工作,进一步扩大惠企利企覆盖面,充分释放智慧海关建设红利,提升海关查检作业效能,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倪鹏、王奕夫、刘美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