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滚装船“STENA FUTURA”交付出口 赵进祥/摄
近日,在位于山东威海的招商局工业集团威海船舶有限公司码头,伴随着嘹亮的汽笛声,刚刚建成的“STENA FUTURA”号车线滚装船正缓缓驶离码头,这标志着该公司建造的Stena NewMax系列首艘2800米车线滚装船顺利交付出口。
据了解,这艘保税加工船舶是该公司为瑞典Stena公司建造的车线滚装船,该船总长147.0米,型宽26.3米,设计吃水5.2米,服务航速16.5节,可搭载12名乘客和26名船员,提供2800米车道的运力,较Stena目前运营的滚装船运力增加80%。
“建造如此规格的车线滚装船需要集成国际、国内几百家供应商,整合全球的船舶建造资源,在海关备案的加工贸易电子化手册料件多达187项,需要从21个国家和地区进口原材料。”该公司报关业务经理任冬梅表示,能够如此快速通过验收并顺利交付,海关一系列的支持举措至关重要。
为确保新造船舶顺利交付,青岛海关所属威海海关针对造船企业加工贸易金额大、生产周期长、手册备案料件多等特点,全程跟踪企业生产、出口、结案各个环节,为企业定制保税料件进口、进口船用物料仓储,以及船舶出口等“一条龙”实施方案。
“海关专门成立支持造船产业发展工作小组,在加工贸易监管环节,实施‘静默监管’,降低监管频次;在通关环节应用‘提前申报’叠加‘两步申报’,实现企业生产原料的快速通关。”威海海关保税监管二科科长乔学杰表示,此外,海关还积极发挥关企协调员作用,开展“送法上门”活动及惠企政策宣介,密切与企业联系,跟进式为船舶建造提供精准支持和业务指导。
下一步,威海海关将结合海关总署推动加工贸易持续高质量发展16条改革措施,加大对造船企业的支持力度,推出一揽子创新监管与便利服务的新举措,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为国内造船行业保驾护航。(张京同、于晓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