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海关关员到企业调研产品出口情况 张妍/摄
近日,龙大食品集团调拨一批50吨保税原料发往子公司,用于生产“调理食品”,在办结海关通关手续后,这批产品将出口日本。
龙大食品集团是一家长期耕耘于食品加工行业的民营企业,生产加工的水产品、调理食品等出口至日本、韩国、欧盟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食品加工要求时效高、周转快,为了有效管理集团下属20家子公司的进出口和生产,集团公司申请了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模式。”企业进口部部长曲铭顺说。
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模式是指海关实施的以“企业集团”为单元,以企业集团经营实际需求为导向,对企业集团实施整体监管的加工贸易监管模式。
“该模式以大型企业集团为重点,可实现集团企业间保税货物的统一管理、自由流转、使用。”烟台海关驻八角办事处副主任于向华介绍,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突破了以单一合同或单一企业为单元的传统加工贸易监管模式,有效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
“以前集团各子公司开展加工贸易业务,习惯于单独签订合同、办理手册备案、报关等手续。实施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模式后,保税料件、设备可以在集团各公司内自由流转、调拨,集团内外发加工无需备案,全工序外发免征保证金,减少企业资金占用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使集团各子公司之间配合更加顺畅。”曲铭顺介绍,今年前5个月,集团内部调拨保税料件7批,开展保税结转7次,涉及货物货值634万元,节省相关费用约14余万元。
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和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分工、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式,在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保障就业等诸多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烟台市是全国知名的水果之乡、水产之乡,同时具有强大的加工能力,当地众多企业抓住临海优势,以加工贸易方式开展食品加工,促进了食品业快速发展。
近日,在烟台海和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200多名工人正在紧张忙碌地对鲅鱼进行开片、去皮、切段、拔刺处理,在办结海关通关手续后,这批20吨无骨鱼产品发运到海外市场。
“无骨鱼产品进行全无骨处理后,大部分出口至日本的医院及老人院市场,成为医疗食品及功能食品。在国内市场,公司也发力将无骨鱼产品推向各类商超,为国内消费者提供更安全的鱼类食品。”公司总经理王大军介绍。
作为一家深耕水产品贸易、深加工行业30余年的企业,烟台海和食品有限公司持续提升产品品质、提高精加工程度、丰富产品种类及市场,在近5年时间里实现了出口翻番增长。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给企业的仓储能力带来很大压力,大量保税冻水产品无法在厂内存放。
“水产品的仓储有自己的特点,因为我们要集中在捕捞季大批量采购原料,需要大量冷库满足仓储,而企业自身的冷库是有限的。”王大军说。
得知企业困难后,烟台海关主动对接,针对企业生产特点及诉求,研究提出通过公用型保税仓库、保税货物外存、外发加工等方式解决仓储问题,及时为企业办理相关手续,在确保保税货物有效监管前提下,合理合规利用周边的加工、仓储资源,便利企业生产。
“目前我们70%以上的保税原料存放在厂外,有效利用闲置资源,实现了加工企业及配套企业双赢。今年以来,我们提前布局,开拓了欧美等销售渠道,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种类,公司出口量提升了近20%。”王大军表示。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烟台市出口食品94.5亿元,同比增长11.4%。(姜明、廖丹、程彦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