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海关关员现场查验出口几内亚工程车辆 吕文诚/摄
近日,“阳光天宇”轮卸下17.6万吨几内亚铝土矿后,利用返程空舱搭载2.99万吨机械车辆及工程建材重返非洲,标志着山东港口烟台港中非件杂货班轮年发运量首次突破400万吨,同比增长53.5%,创2015年航线开通以来历史新高,成为“中国制造”加速出海和服务海外项目建设的“爆款航线”。
烟台港是全球最大的铝土矿进口港,今年前三季度铝土矿外贸进口5304万吨,同比增长34.6%。
近年来,在载运进口铝土矿散货船持续稳定到港的基础上,青岛海关所属烟台海关支持港口发展件杂货出口业务,依托中非双向物流黄金大通道建设,积极打造全程物流链“重去重回”模式,有力保障腹地企业生产供应的同时,降低中非贸易综合物流成本。
件杂货出口作为烟台港重点发展的特色优势业务,出口货物涵盖项目物资、风电设备、工程建材、机械车辆等200余个种类,中非班轮航线通达几内亚、坦桑尼亚、南非、纳米比亚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
“得益于与非洲国家进出口贸易互补性强,烟台对非洲市场进出口潜力大、动力足,规模不断扩大、领域更加多元。”烟台海关驻港口办事处副主任于健波介绍,为支持件杂货业务高速发展,海关持续推进“延时、错时预约通关”“提前申报”“顺势查验”等便利化通关举措,通过车、船无缝对接打通国内国际物流循环节点,保障货物快速通关。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我国企业面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投资建厂不断升温。”烟台港生产业务部主办刘昕表示,作为基建物资的工程机械设备、工程车辆、钢材等件杂货需求剧增,为国内企业带来了出口机遇。
烟台海关积极响应市场、港口、企业发展新需求,结合件杂货出口监管特点,创新推出“分类监管、前置理货、集中查验”件杂货监管新模式,构建“装箱—查验—运输”全链条数据闭环,消除通关环节信息盲区,节省新建查验场地及配置设备成本300余万元,提升查验效率约25%。
“后续将有更多的基建物资集中到烟台港,搭乘中非班轮跨国海上高速路运抵非洲,投入到非洲项目建设中。”刘昕表示,新模式为企业出口件杂货提供了便利,短期内就让企业先后开发了30余家客户货源,件杂货出口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据统计,“十四五”期间,烟台港已累计进口约1.6亿吨非洲铝土矿,中非件杂货班轮航线成功实现从年100万吨到年400万吨的“四连跳”,2025年底有望突破年500万吨大关。
下一步,烟台海关将持续释放政策红利,支持港口及企业开展“船船直转”“水铁联运”,畅通货物转运通道,积极推动智慧海关、智慧口岸建设,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韩云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