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汽车“搭积木” 烟台海关助力破解商品车出海难题(图
图为:海关关员在查验出口商品车信息 李海青/摄
近日,在山东港口烟台港货运码头,800辆办结海关监管通关手续的商品车正陆续通过“可折叠商品车专用框架”被装运到“中远海运鹏程”轮,随后发往墨西哥拉萨罗卡德纳斯港。
“商品车框架运输”是指商品车通过“可折叠专用框架”在船舶货舱中堆叠装载,凡是具备货舱的船舶都可以完成车辆运输,且“专用框架”重箱可堆叠摆放,有利于节约码头场地,缓解出口商品车运输压力。
据了解,该模式于今年6月18日在烟台港首次落地,一个月时间已发运3个航次,共计2473辆商品车通过该模式发往墨西哥、厄瓜多尔等地区,为“中国汽车”顺畅出海提供了新助力。
上汽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是烟台一家汽车制造出口企业。公司物流部部长孙嫣梅介绍,随着我国汽车出口规模持续扩大,远洋滚装船航线短缺、运力供给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由此造成“一舱难求”、租金高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出口业务进一步发展。同时,港口的汽车堆存场地也越来越紧张,给企业出口商品车及时出运造成了很大困扰。
“近年来,烟台港的外贸商品车业务量增长十分迅猛,2021年外贸商品车发运量为15万辆,2022年全年为27万辆,而今年上半年就已发运外贸商品车超20万辆。”烟台海关驻港口办事处物流监控科科长李海青介绍,虽然港口用于堆存出口商品车的海关监管作业场所面积已经多次扩充,但仍然跟不上业务量的增长速度,堆存场地紧张的矛盾十分突出,企业呼声比较强烈。
针对商品车出口滚装航线运力短缺、港口商品车堆存场地紧张等堵点难点问题,烟台海关深入港口、企业调研,与烟台港、企业等统筹协作、同题共答。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海关积极支持港口、船公司在烟台港落地启用“商品车框架运输”海运新模式,指导企业理顺通关、查验、物流涉及的所有流程环节,并在监管场所扩容、关港信息化交互、视频巡查监管等方面做好全方位支持保障,实现了出口商品车的快装快卸与堆存场地的高效集约利用。
在此基础上,海关指导企业综合应用“提前申报”“抵港直装”“边装船边运抵”等便利化通关措施,缩短商品车滞港时间,为汽车出口打造了最优通关环境。
“商品车框架运输和传统的滚装船运输不同,待发运的出口商品车在港口等待发运时可以在集装箱堆场内像‘搭积木’一样实现快速堆叠装卸,一个框架内可以装三辆车,既节约了码头堆存场地,又能提升了港口集疏港效率。”烟台港滚装物流有限公司生产调度中心副主任陈彦良表示,商品车框架运输船的运量几乎与一艘中小型专业汽车船相当,而且返程可承揽纸浆等散杂货物,实现“重去重回”。
便捷高效的通关环境不仅为本地商品车出口提供了便利,也吸引了众多外地车企来此办理商品车出口业务。
“目前在海关支持下,烟台港已经先后开通至中东、南美、非洲等9条商品车外贸航线,通过烟台港出口的车辆产品覆盖了家用轿车、重型工程车、挖掘机等各个品类。”烟台港滚装物流有限公司生产调度中心主任李骏表示,烟台港已成为我国第三大商品车外贸出口港,成为国产车走向世界的重要通道。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烟台港共完成商品车整车出口、国际转运、海铁联运过境等外贸商品车发运20.5万辆,同比增长85.6%。(杨鹏征、罗福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