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零距离” 调研“解民忧”(图)----烟台海关深入一线
图为:海关关员到企业调研进口设备减免税工作 郑礼娜/摄
10月10日,天气微凉,在山东金宝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刚刚完成改造升级的高性能覆铜板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如火如荼地忙碌着。
“我们产线升级急需的半固化片裁切机不仅能快速通关,还顺利地享受到了减免税政策,降低了车间的升级改造成本。”该公司总经理王天堂说,对企业而言,这真是“真金白银”的实惠。
据悉,山东金宝电子有限公司是国内铜箔、覆铜板行业重点企业,其主要产品覆铜板作为印刷线路板制造中的基板材料,被广泛应用于5G通讯、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等领域。
“在全球集成电路行业快速发展的势头下,为了抓住高端覆铜板市场扩张的机遇,企业计划在今年10月底完成覆铜板生产线升级,其中进口的半固化片裁切机是该生产线的关键设备。”在近日烟台海关举办的“关企面对面”活动中,王天堂就进口设备如何享受减免税政策向海关寻求帮助。
为帮助企业急需设备快速通关、降低生产成本,烟台海关第一时间就办理减免税申请的要求、商品说明等方面进行精准辅导,并开通减免税审批绿色服务窗口,指定专人对接减免税审批工作,确保企业知政策、享政策,同时进一步压缩减免税审批时间,助力企业进口设备早日投入使用。
“目前该生产线已经正式投产,高档覆铜板的产能可增加300余万张,将有效满足市场需求,提升企业竞争力。”王天堂说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烟台海关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立足烟台经济发展实际,通过“关长接待日”“关企面对面”“关领导联系重点企业”等制度机制,深入一线摸实情、解难题,全力以赴推动烟台外贸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
“通过举办‘关企面对面’活动,我们不仅可以‘零距离’向企业介绍最新政策,更可以了解到企业最急切、最直接的需求,帮助他们找到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烟台海关综合业务二处减免税管理科科长金文昕说。
扎实开展调查研究,用心用情用力为企业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是开展主题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
原油、矿石等大宗商品是烟台口岸主要的进口货物,其货量大、货值高,一般采用公式定价方式核定税款,定价机制复杂、所需单证繁多,放行前验估审核环节成为影响通关效率和贸易成本的重要因素。
在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期间,烟台海关聚焦企业提出的“进一步提升通关速率”诉求,扎实开展现场调查研究,创新监管服务模式,探索实施了先放行后验估模式。
该模式以信用管理为基础、以保证金为保障,设置“白名单”,对已实施汇总征税、征收公式定价货物担保的企业,可以在大宗商品抵港检测无异常后,第一时间完成放行,事后开展验估审核,并同步完善相应的风险防控工作机制。
“通过新的放行模式,我们近期进口的10万吨液化丙烷在抵港完成检测后就可以立刻投入生产,通关速度大约提升了30%,极大地节约了船舶滞港费用。”首次尝试先放行后验估模式的万华化学(烟台)石化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张秀伦介绍。
烟台海关始终把“以学促干”作为落实主题教育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坚持“人民海关为人民”,深入辖区各区市、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开展稳外贸大走访,针对性开展关于促进烟台外经贸高质量发展、烟台海关整体通关时间研究、巩固扩大AEO示范市创建成果等专题调研,突出“一城一策”“一行一策”“一企一策”,制定出台“30+N”项服务措施,送政策、听意见、解难题,为烟台外经贸发展积极提供个性化、特色化、多元化精准指导和靶向帮扶,及时解决了一批企业发展的难题堵点,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展现主题教育成效。
下一步,烟台海关将持续把主题教育与海关主责主业相结合,聚焦企业群众关心关注的焦点难点问题,形成全面、准确、有分量的问题清单,采取动态管理、滚动清零的方式进行整改,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黄嘉霖、郑礼娜、王志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