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海关创新监管模式畅通海上跨国物流通道(图)

2024-06-28

 图为:海关关员对出口工程车进行现场查验 韩云婷/

  近日,在青岛海关所属烟台海关现场监管下,满载2.4万吨出口建港物资、机械设备等件杂货的“阳光水手”轮驶离山东港口烟台港,往几内亚等非洲国家。

  我国制造业规模庞大,产业门类齐全,涵盖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生产的各个环节,能够有效满足铁路和港口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这些工程物资往往通过件杂货海运方式出口。

  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5个支点港口之一,截至目前,烟台港已先后开通非洲、东南亚、南美等23条件杂货航线,出口货物现已覆盖风电设备、特种装备、工程车辆200余个种类,年出口量超700万吨,在助力中国制造高质量出海服务全球供应链产业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逐渐构筑形成以出口件杂货为主的“海上丝绸之路大通道”。

  “近期,由我国承建的几内亚西芒杜铁路项目制梁场正式投入生产,项目建设加速开展,需要从国内购置大量基建材料及机械设备出口。”烟台港联合通用公司营销商务中心副经理王伟表示,大型设备需要散装上船,小型设备和零配件只能装入集装箱吊装上船,这种同一艘船上既有散装件杂货又有箱载件杂货的出口业务,企业造成了很大困扰。

  烟台海关深入港口作业一线调研积极回应市场、港口、企业发展新需求,融合件杂货、集装箱货物监管不同特点规律,统筹考虑空箱监管、装箱理货、实货查验等各风险环节,推出件杂货监管新模式。通过将载运件杂货集装箱作为包装物监管措施,企业以暂时进出境方式单独向海关申报,有效保障海关监管效能,提升货物通关效率

  出口件杂货监管模式优化后,查验中心统一调度安排查验,解决了多头联系沟通不畅调箱掏箱效率低影响查验效率问题,单件杂货查验时间比之前减少23天。”烟台海关驻港口办事处查验二科科长吕文诚表示新模式通关时效大幅提升,件杂货业务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企业获得感明显增强。

  “在海关支持下,我们延伸边界,创新模式,打造多方联动、合作共赢’的件杂货生态圈层。”王伟表示,后续将有更多的基建物资集中到烟台港,搭乘中非班轮跨国海上高速路运抵非洲,投入到几内亚西芒杜铁路项目建设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烟台港已完成中非班轮发运52艘次,发运量突破130万吨,创中非件杂货班轮航线开通以来同期发运量新高。

  在中国制造出海大潮的背景下,烟台港凭借成熟的装卸能力和国内采购物流通道,出口件杂货行业影响力逐步增强。除中非班轮外,烟台港结合港口优势和货源特点,丰富拓展“烟台印度尼西亚件杂货航线,为跨国项目建设提供稳定的国际物流通道

  青山控股集团是世界500强企业,也是国内最大的不锈钢生产企业。我们在印度尼西亚投资建设工业园,帮助当地改善就业、发展经济,建厂所需设备大多从国内采购。”集团旗下永青集团进出口物资烟台港集散中心经理王勇说

  烟台海关主动对接服务企业,制定一揽子针对性帮扶举措,提高出口货物通关效率,助推项目顺利落地开展。

  我们紧盯港口发展需求,综合运用预约通关、优先查验’等一系列通关便利化举措,全力支持烟台港拓展‘一带一路’航线业务,实现查验零延时、通关零延误,企业少跑腿、运行无阻滞,有效保障项目建厂设备准时有序运送至工业园区。吕文诚表示

  在海关便利措施支持下,件杂货通关真正做到了化繁为简杂而不乱一路畅通,为企业放手发展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今年前5个月,烟台港件杂货班轮累计发运量已421.6万吨,同比增长62.2%助力“中国制造”加速出海、走向世界

  下一步,烟台海关将持续释放政策红利,支持港口及企业开展“船船直转”“水铁联运”,畅通货物转运通道,积极推动“智慧海关”“智慧口岸”建设,以更高水平的国际产能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韩云婷、蔡子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