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外贸出口向“新”而行(图)
图为:海关关员对出口高新技术产品进行查验 蔡涛/摄
烟台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三大核心城市之一,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2400家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60%以上。为支持烟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青岛海关所属烟台海关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持续加强技术帮扶,优化通关模式,提升跨境物流效率,释放RCEP等政策红利,在产品研发制造及出口等方面提供支持。今年前4个月,烟台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9.6亿元,同比增长4.8%。
近日,在办结海关通关手续后,烟台东诚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报出口的价值665万元的肝素钠原料药,由烟台蓬莱国际机场乘机启程,经韩国中转发往欧洲市场。
烟台东诚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从事药品研发和生产,核心产品肝素钠、硫酸软骨素等特色原料药销往欧洲、美洲、亚太等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肝素钠是抗凝血常见的药物之一。近年来,全球对于肝素钠原料药的需求急速上升,为我们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提供了良好机遇。”企业副总经理孙晶介绍,但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关于原料药进口的政策法规不同,企业对相关的政策不够熟悉,开拓新市场的步伐受到了阻碍。
“我们通过开展‘关长送政策上门’‘敲企业门’等活动,对辖区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政策宣讲和意见征集,了解到企业出口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烟台海关驻机场办事处综合业务一科科长宋高阳表示,海关一方面对接企业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策法规进行深入解读,针对性制定应对措施,帮助企业按照标准建立从原材料验收直至产品出口的全过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另一方面加大对企业靶向帮扶力度,简化原料药出口所需证件的出证流程,实现当天报关当天出证,助力产品顺畅出口。
“原料药出口业务的顺利开展,使我们公司进入了发展快车道。”孙晶表示。今年前4个月,企业出口值超3亿元,保持良好向上势头。目前,烟台口岸已成为山东省内硫酸软骨素、肝素钠等产品最重要的出口口岸之一。
近年来,一大批烟台外贸企业注重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出口产品也正持续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为培育外贸领域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烟台九目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从事有机发光显示材料等化学品的开发与生产,产品销往韩国、日本、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份额稳居国内行业龙头地位。
企业销售总监邹元明介绍,企业生产的氘代有机发光显示材料打破了国外垄断,但氘元素提取制备工艺复杂,需要从国外进口设备和化工原材料,成本压力较大。
“企业进口货物主要来自日本、韩国等国家,与我国签订有自贸协定,但因为对政策不了解,企业前期未能充分享受政策红利。”宋高阳表示,海关主动协助企业开展税收筹划,安排专人指导企业办理中韩自贸协定和RCEP原产地证书,助力进口货物享受税款减免。同时,海关采取全天候预约通关机制,支持企业产品以最快速度抢占国际市场。
“我们的货物进出口都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放开手脚进行技术研发,现在不仅解决了现代信息产业关键基础原材料领域的‘卡脖子’难题,还迅速成长为国内最大的氘代有机发光显示材料生产及出口商。”邹元明表示,今年前4个月,企业出口值近3亿元,同比增长超50%。
下一步,烟台海关将继续借助“关企面对面”“三敲门”等活动,选取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企业进行精准政策指导,将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海关AEO高级认证企业培育计划,逐一打通企业进出口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助力外贸高质量发展。(刁伟、梁慧莉/文)